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两轮经济兴起,为何年度创客花落小牛电动而非摩拜们

5

作者:龚进辉

昨天,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闪亮登场,除了吸引全球科技领袖、创客精英集结一堂,各种新奇特、脑洞大开的科技产品也争奇斗艳。当然,在这一众星云集的热闹场合,自然少不了重量级颁奖礼助兴。

这不,新京报举办的第二季“寻找中国创客”年度颁奖盛典正式纳入“乌镇咖芸”议程,周鸿祎、徐小平、沈南鹏等大佬齐聚现场,小牛电动、Blued等40强创客不仅展示产品和服务,也接受大佬的终极考核,并成功跻身“中国创客”10强。

一直以来,小牛电动小有名气且充满争议,一边是发力两轮经济获得资本市场垂青和用户肯定,一边是创始人光环褪去后在质疑中前行且面临摩拜、ofo等玩家对中短途出行市场的蚕食。那么问题来了,小牛电动是如何诠释创客精神?

小牛电动VS摩拜们:比出行总量

去年两会,政府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于是“创客”与双创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科技领域的小众词汇迅速成为全民流行语,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今年更是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出行频率高且需求各异,出行是个无比巨大且复杂的市场,催生出出租车、快车、拼车、专车、公交等各种出行业态,创业者成长路径也各不相同,既有滴滴、易到、神州从出行方式着手,也有小牛电动、摩拜、ofo从出行设备杀入,在出行终极解决方案成型之前,各大玩家均有机会放手一搏。

在我看来,小牛电动之所以获得年度创客殊荣,与其长期坚守的创客精神密不可分,不妨从出行市场激烈厮杀和电动车行业转型升级两个维度,来深度还原支撑小牛电动前进的创客思维。

先说出行市场激烈厮杀,谈到出行市场,不少人认为滴滴、Uber、易到、神州才是主角,鲜少将小牛电动列为出行舞台上的玩家。同时,摩拜、ofo等打着“共享单车”旗号的玩家强势入局,并获得资本市场追捧,进一步削弱小牛电动存在感。

随着滴滴与Uber合并,出行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加上摩拜们成为香饽饽,小牛电动处境愈发尴尬。其实不然,看似影响力式微的小牛电动,极有可能借着绿色出行的东风上演逆袭,因为无论是风头正劲的滴滴还是稳步前进的摩拜们,对出行市场的贡献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先说滴滴,以北京为例,北京常住人口2300万,每天人均需要1.5—2次出行工具,出行总量为3000—4500万人次,其中地铁和公交各输送1000万人次,私家车输送500万人次,电动车出行总量为500—1500万人次,剩下是自行车出行总量。不难发现,目前北京出行市场呈现公共交通主导,私家车和电动车齐头并进的局面。

这一格局并非一成不变,在政府鼓励绿色出行、治理道路拥堵的大背景下,私家车未来想象空间堪忧。去年12月,北京确定2020年交通具体发展目标:日出行总量5700万人次,中心城绿色出行(不包含私家车)比例达到75%,五环内机动车流量降低10%—15%。

这意味着,未来私家车数量、通行时间、通行区域受限大势所趋,滴滴贡献将大打折扣。相反,绿色、高效的电动车将在出行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目前5公里内的汽车出行占比近60%,无污染的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理应获得更多提倡和道路权利的尊重。

至于摩拜们,其本质是分时租车而非共享单车,摩拜们准入门槛较低,自行车制造难度低、容易铺设,而且低价天然对用户具有吸引力,在资本的助力下容易快速扩张。不过,运营维护、政策走向、市场变化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三大不确定性因素。

用户不爱护车、乱停乱放,一旦政府解决办卡、桩式停靠等问题,二线城市自行车市场急剧萎缩,为表面光鲜的摩拜们扩张蒙上一层阴影。反观以营销“新青年”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化电动车,城市下沉攻势不会受到限制,越往下沉,其优秀的设计、营销、一线城市口碑等优势将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智能化、节能、时尚是电动车的发展趋势,面对每年电动车3000万台出货量这一巨大市场,小牛电动大有可为。

小牛电动VS传统电动车:比创新实力

再说电动车行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碰撞,电动车行业也不例外。在小牛电动N1问世前,传统电动车始终给人一种陈旧、落伍的感觉,外观丑陋、续航不给力、不智能、售后不完善等,难以真正影响年轻人。2015年6月N1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这一尴尬局面,这是一款面向城市白领、号称“电动车领域的苹果”的出色产品,小牛电动首次将粉丝文化引入电动车行业,引发雅迪、爱玛等“老司机”争相效仿。

经历N1、M1两个系列产品的洗礼,小牛电动在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打法自成一派,收获近10万用户,覆盖275个城市,累计骑行里程突破一亿公里,发展速度着实惊人,拿奖更是拿到手软。比如,小牛电动击败Apple Watch获得2015搜狐时尚盛典年度科技创新奖、荣登《快公司》评选的“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

产品创新方面,为保证产品质量,小牛电动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在江苏常州自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米的工厂,拥有4条完整的整车生产线,月产量可达12万台。吸取N1教训后,M1系列从直观感受出发,主打轻巧、聪明、好看,最大化迎合用户需求。比如,电池包重量从8—10公斤降至最低6.5公斤,App 2.0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不同使用习惯做出力所能及的智能反馈,用顶级汽车品牌设计理念打造外观、色彩、灯光、仪表盘、电池和配色。

营销创新方面,玩转众筹成为小牛电动打响知名度屡试不爽的奇招,去年N1 15天筹资7200万元,远超500万元预期目标,成为京东众筹明星案例,今年M1再接再厉,历时20天共筹资81766834万元,再次刷新京东众筹纪录,成为中国众筹史上金额最高的项目。除了玩转众筹,小牛电动在品牌推广、产品宣传等营销方式和节奏把控上精准到位。

售后服务创新方面,售后服务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薄弱环节,根本原因在于它是电动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之一,为破除行业潜规则,去年11月,小牛电动豪掷5000万元为老用户提供免费整车保养服务、盗抢损失和人身保险伤害保险,使其享受汽车4S级服务标准。今年10月,小牛电动在首批10个城市开放13家线下授权体验店,除了产品展示和销售,授权体验店还将承担新车试乘试驾、售后、紧急维修等各种特色服务,计划明年内扩大至200家。

事实上,小牛电动与雅迪、爱玛的最大不同是坚守产品和服务品质,不仅用品质开发出商业蓝海、带领行业进步,而且让人愿意展望其美好前景。据悉,小牛电动已将目光瞄向海外,欧洲是其推进全球化的第一站,N1S的杰出品质吸引数百家德国优质经销商踊跃合作,其次进军美国市场,预计2019年海外销量突破20万台。

写在最后

小牛电动的创客思维体现在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使其从3000多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闯入200强,并经历评委们严格评选后荣登40强,在双创热潮涌动的今天,小牛电动以独到产品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中短途出行需求,最终跻身“中国创客”10强,击败摩拜们成为两轮经济代表。

在我看来,小牛电动打造更人性化的电动车是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的一种体现。小牛电动围绕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投资、创新和生产,整个电动车产业的创新效率明显提速,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而电动车产业升级,提供给用户需要的产品也将促进消费升级。目前,小牛电动正置身于这种“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螺旋上升过程中。

(本文系TechWeb博客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