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资本催熟下的共享单车必败的五点思考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师天浩

2016年后半年,共享单车概念受到热捧,如摩拜单车、ofo单车等风头一时无两,大有几年前滴滴、快的的火爆势头。作为一个资深北漂,年底由于互联网圈各种会议较多,出行频率增加使用了几次单车后,从持观望态度,逐渐转变看法,认为以当下共享单车的火爆程度未来几年必败。因为现在共享单车热不是市场需求使然,而是资本狂欢下催熟的结果,根据中国各大城市实际情况分析,这是门深坑遍布的生意,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思考一:为何共享单车火爆而公共单车哑火?

共享单车的概念并不新,早在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等部分区域开始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官方公共单车成立的时间比之后来的摩拜、ofo早上四五年。然而,后来公共单车很快哑火,反而民间成立的摩拜、ofo等火了。原因何在?

公共单车分布不够密集,而共享单车由于大胆的创新密集度占很大优势。在北京待过半年的人都见过公共单车,这些公共单车使用和回收都有固定的地点——驻车站或车桩(横梁式、立柱式、龙门式等多种不同类型),导致公共单车取放很麻烦,本来骑车出行是为了方便,结果驻车站分布过于稀疏,除非离驻车站很近或顺手,不然很少人愿意为了骑行省个三十分钟却步行上一个小时。

而摩拜、ofo利用智能硬件创新而出的智能车锁和GPS定位,让驻车站和车桩这一环消失了,这让共享单车取放位置有了很大的可能性。用户只需要有智能手机下载它们App或其他方式,就可了解附近最近的共享单车,骑行完毕后也可就近停放。这样让整个共享单车流通其来,相比死板的公共单车有了质的变化。

思考二:为何说共享单车成也方便败也方便?

分析共享单车的文章很多,有的人说它们自购车是伪共享经济,其实讨论概念是没什么价值的,是不是共享经济决定不了一个公司的成败。然而,一个商业模式与所处的商业环境却息息相关,一些看似美好的商业模式放在错的商业环境下,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往往会被看似美好的前景所误导。

摩拜也好、ofo也好,它们的成功源于将共享单车从固定地点解放了出来,让单车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很多人讲摩拜、ofo或许是下一个滴滴、快的,如果大家了解到现在政策对专车的围剿,也许就不会把这种比喻当做是好话。正是共享单车过于方便,它隐患来了。

商业追求的什么?追求的是效率与成本完美的契合,当一个商业模式其收益与投入持平或负数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如何得人心都会必败。我们说共享单车方便背后带来的什么?维护成本的指数级上涨。以公共单车为例,有了固定的驻车站或车桩,虽然用户不方便,但监控方便了、维护方便了、统一管理方便了。反过来讲,共享单车在用户方便之后,面临了以上几个不方便。

首先说,监控不方便,在中国既没有欧美的道德档案制度(李小琳提出这个还真有意义),国人素质…(不用多讲了吧)。这导致共享单车一旦离开摩拜、ofo工作人员手里之后,就会进入城市黑盒子之中。12月19日北京晨报有篇报道透露,某二手车的交易平台上,有人公开叫价2000元回收摩拜单车,另外在二手平台上ofo只卖99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需拆除GPS”。不说被偷盗的危险了,还有骑行中一些用户放纵行为导致的单车损耗问题更加无法去监控。

其次讲,维护难,单车这种东西贵了成本回收周期就会长,便宜了容易损坏(何况是万人骑),然后共享单车还要有很多智能锁之类的,很容易被损害的零部件。打个比方,如果单车坏的正好是GPS零件的话,找到它比维护还要费时间吧?12月22日,北京晚报一篇报道称,共享单车催生一个职业“城市猎人”,他们利用手机App定位信息,搜遍楼宇窄巷,只为找回被“遗失”的单车。这么大的北上广,靠人来找,况且很多可能GPS都坏掉的车辆,如何维护?维护下来成本多高?不维护直接换新单车的成本又要多高?

最后谈,统一管理麻烦。商业嘛,有效科学的管理,才能发挥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价值。然而,几万辆、几十万辆单车,被几百万、几千万人骑来骑去,虽然在移动互联网下,其自运营具备可能性。可是一旦需要共享单车企业来介入统一管理的话,这将是多么高昂的人力成本,而且即使投入很大,也很难将其管理的井井有条。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