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基金竞争白热化,万能险的疯狂会重来吗?

在奥利弗·斯通执导的美国大片《华尔街》中,翻云覆雨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说:

贪婪是个好东西。贪婪是好的,贪婪是对的,贪婪是有用的,贪婪可以理清一切,披荆斩棘直捣演化的精髓,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在他眼中,贪婪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甚至美国的发展。而金钱永远不会睡觉。

贪婪并没有错,错误的是对于泡沫和形势的误判,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和灾难,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华尔街,也同样在中国金融领域上演。2016年,包括保监会在内的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规模、经营管理等进行了限制和规范。而这一切,与互金的迅猛甚至是疯狂的发展有关。随着进入到2017年,包括蚂蚁、京东等平台在内的基金业务再次蓬勃发展,让人担心的是,同样的疯狂是否又要卷土重来?

互联网加持下的基金隐忧

当以杠杆放大的金融遇到几何级增长的互联网,必然是一场火石电光。互联网各大巨头纷纷布局和重兵金融领域。阿里旗下的余额宝打响了互联网金融第一枪。到现在,包括京东、阿里等基本上完成了整体布局。

蚂蚁金服其布局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分别是: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海外市场,包括支付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小贷等七大业务,;京东金融的布局,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五大板块。而另一个金融巨头陆金所则定位综合性线上财富管理平台,提供包括P2P、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股票等多种固定收益及浮动收益投资理财服务。

今年以来,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都在自家理财APP上,推出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账号,帮助基金公司的提高技术支持和运营效果。京东金融上线“京东行家”,服务基金公司,主要服务包括基金资讯、公司介绍、智能投顾等。

京东对外的公关口径是,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入驻机构提供包括运营服务、用户资源及流量分发、大数据及研发支持等三大方面服务。

目前已经有包括南方基金等入驻,未来还将逐渐对保险、私募等金融机构开放。

据说“京东行家”是要给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投资理财服务,其上线的基金代销系统,直接对接各基金公司交易,包括申购、赎回、撤单、转换、修改分红及各类特殊业务在内的所有基金功能。

蚂蚁金服已经向70多家保险公司提供场景、平台、数据风控和技术,并为保险行业新增保民超过1亿。去年的双十一,蚂蚁金服保险和9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消费保险,单日保单量达到6亿,创下的纪录起劲无人打破。支付宝已获得基金牌照,目前包括华夏等基金已经接入合作,而东方财富网、好买基金等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也有合作。蚂蚁金服作为平台方将为金融机构提供用户数据、营销等一系列支持。

而在此前,蚂蚁金服也开放了财富号,帮助基金公司在蚂蚁的平台上打造的品牌和服务用户。据公开数据,国内公募基金公司超过百家,相关基金产品4000只左右,竞争极为激烈,整个行业一片泛红。

万能险的类似风险会重来吗?

网络在线销售已经成为基金销售的重要渠道。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正是应运而生。帮助他们在竞争中争夺更多用户,完成销售。但是在这背后,却充满了泡沫和行业无序发展的隐忧,去年的疯狂会再现吗?

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起于互联网,依靠平台现有的流量效应逐渐成为金融产品分销的一个渠道,再进化成为独立的金融机构,卖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然后朝着大而全的一站式财富管理平台的进化。

不过,基金的产品在今年以来,水涨船高,产品与花样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销售基金的模式,与线下相比,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互联网平台对于金融产品真伪、质量、金融规律大多缺乏深刻了解,只是一味强调便利和数量。金融产品的投资量相对大,影响面相对广,产品复杂度相对深,电商惯用的促销补贴等惯用营销策略,并不适用金融产品销售。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之前的互联网销售的万能险产品现象,由于过分强调收益、忽视保障功能、过分重视营销,引发了保监会高层不满。在2014年,引发了包括天猫等平台在内的多个渠道产品下线或关闭。

目前的这种基金热潮,让人不得不担心,互联网金融的无序爆发会不会重蹈覆辙,卷土重来?虽然监管层面有相应政策,但是原本就颇受欢迎的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便捷性的销售和传播,进一步会被放大。类似万能险这样的产品随着竞争再次换个马甲出现,兜底的高收益与不正常的退保时间,让这种风险大大加剧。

在之前的万能险风潮中,收益性放大的同时,期限缩短至一年,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用户买了万能险,一年之后就可获得7%左右的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发布的理财产品。但是,万能险本身并不是只有1年期的,而是5年以上甚至终身的。购买者要想有收益,就必须在1年后退保。通过退保操作来实现年化收益,这是网销万能险的通行做法。万能险已经成了一个理财产品,而失去了保险作用。长此以往,埋下金融种种隐患。

2016年,包括保监会在内的机构,处罚了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相关金融机构。加强了金融产品的审核。保险会的一系列措施,不过是防止资产管理行业包括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杠杆过于放大,从而产生的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这已经成了行业共识。

金融是贪婪和恐惧的平衡

当前,很多基金为了利用抢占市场,将原本赎回的周期缩短,超前兑现。但是对于资产配置这块来说,大部分会集中投资于股权、不动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也就是说本来是短期的资金,结果买了很长期时间的产品,从而引发期限错配,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另外,由于基金资产管理成本,是在整个资产管理市场中去做竞争,整体的成本变得非常高,于是基金公司不得不去投资一些相对高收益但风险较高的资产,比如股市。如果肆意发展,风险会变得非常不可控。

在政府相关机构出台一系列抑制措施后,类似2016年的万能险风险就不会卷土重来了吗?形势并不乐观,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面对着长期的低利率和货币宽松,流动性过于充裕。大量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进行交易,而是密集进入到金融市场短期快速套现,这是国内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由于资金过多,而实体经济在近些年的资产收益率越来越低,这导致较多的资金追逐较少的资产,形成了资产荒的局面。理财和资本保值成为一种强烈的刚性需求。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通过发放各种基金产品这种形式,通过在负债端保持高结算利率,可以快速集结大笔资金,同时保持业务规模和增长,尽管在在投资端收益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新的利差损。但是,相应的资金再通过杠杆等效应撬动更多资本和资源,完成更高级别的资本运作和资产收购。比如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前海与万科事件。在利益面前,个人和公司往往都没有什么抵抗力,在这样需求的驱使下,万能险的死灰复燃有很大可能性,这需要我们警惕。

经济学家许小年在金融危机后2008年说,经济学中没有贪婪这个词,经济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投资者最大化回报,当然,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贪婪无可指责,充满贪婪的世界不会失序或者崩溃。人性生来贪婪,大家都一样,要问的不是如何抑制华尔街的贪婪,抑制华尔街的贪婪等同于抑制每个人自己的贪婪,而是要问应该进行怎样的制度设计,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现贪婪和恐惧的平衡。在今天看来,把华尔街换成互联网也同样成立。

南七道:南七道新媒创始人&CEO,虎嗅等年度作者,互联网明星创业公司脸萌、FaceU等品牌操盘手,关注互联网和科技创业。公号南七道。

(本文系TechWeb博客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