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从一家独大到三足鼎立,在线票务市场都经历了什么?

《速度与激情8》上映7天狂收20亿,《人民的名义》上线两集就引发全民热议。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似乎都到了最好的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影视内容市场的春天已经到来。

最近一组关于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数字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比达咨询刚刚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市场研究报告中,前三名分别为猫眼(22.96%)、微影时代(19.77%)和淘票票(15.79%),彼此之间相差不大,这也标志着在线票务行业已经进入“三国杀”阶段,初期猫眼一家揽获70%市场份额的时代已成过去。

一、同质化票补难以构建行业竞争壁垒

作为市场的先行者,猫眼也有过用户快速增长的原始累计阶段。

猫眼迅速崛起于O2O浪潮正劲之时,当时资本市场繁荣,各家平台迅速融资,纷纷烧钱补贴用户拉新。猫眼依赖票补迅速做大规模,但补贴来的用户没有忠诚度可言,一旦有新平台补贴力度更大或者票补减少,他们就离开了。但从16年开始资本市场急转直下,市场从关注GMV增速,迅速切换到追求企业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上半场迅速跑马圈地的猫眼顺应趋势宣布减少票补,份额也随着票补的减少降至30%以下。再加上供给侧,猫眼的渠道终端也不具有排他性,各影院门店内往往同时摆放有淘票票、格瓦拉、猫眼等多种取票机。

本质上,靠烧钱补贴培育的1.0在线票务市场,基本上是同质化竞争,先发并未建立起真正的竞争壁垒。而好的商业模式无外乎有如下三种壁垒。

第一是技术壁垒。移动红利这波创业,绝大多数都是商业模式创新,O2O项目更偏强运营驱动,不存在技术壁垒,开发App和线下推广不需要什么黑科技,你能做的竞品也能做。

第二是规模效应。在零售行业,规模效应的壁垒在于你的采购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当你采取侵略性的定价时,会对竞争对手产生挤压,让其难以生存。而在线票务市场,先行者的规模效应没显著,规模集采的成本降低有限,且还有更强资本实力的玩家入侵。

第三是网络效应。它的意思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用户越多,价值就越大。社交类产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上周,苹果和微信互掐,笔者曾提出过一个终极假设,如果苹果手机和微信二选一,你会怎么选择?结果绝大多数人愿意使用微信而放弃iphone,这就是网络效应牛逼的地方。毕竟你的那么多好友关系都在微信上,你的迁移转换成本非常高。同样的,在线票务的决策过程中,用户订票的决策是是孤立的,他的迁移成本很低,没有网路效应的强壁垒存在。

二、战场升级,巨头争夺影视内容生态

告别了低价票补粗放式增长的阶段,在线票务的玩家们也纷纷开始谋划全产业链、差异化竞争策略,行业竞争正式进入到2.0时代:抢夺影视内容生态。

BAT携带资本强势进入行业,猫眼处境为艰。幸好2016年5月,猫眼迎来了A股传媒大佬光线的青睐,后者以23.83亿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股票,控股57.4%成为第一大股东,重组后的猫眼也开始涉足从上游的投资制作到中间的宣发,到下游的院线、售票、用户、服务、结算,做电影全产业的长链条。背靠A股资本大佬,加上当时市场信奉传媒概念股,是热钱争相追逐的热点,猫眼一度又迎来了转机。但好景不长的是光线传媒股价一路走低,即使16年度披露财报,净利润高达7.4亿,但股价仍相比1月份高点下跌近2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IPO加速导致市场整体PE下滑,同时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打击“忽悠式重组”,还传出劝退文娱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说法,无形中也打击了资金做多的热情;另一方面,市场对猫眼盈利能力的质疑,以及巨头BAT的竞争威胁等不利条件,也会加重猫眼前进的步伐。

作为腾讯系代表,微影时代借助微信和QQ两大超级入口迅速崛起。尤其是微信内的钱包和搜索入口,很多电商与O2O企业所梦寐以求的,即使被腾讯投资也未必能拿下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可见腾讯对于影视内容产业的重视程度。之后,微影时代在腾讯系资源的基础上,触角向上下游等诸多环节延伸,并形成了从原创内容、开发制作、发行营销到衍生品售卖的完整产业布局。因为公司意识到票补无法长久,必须占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拥有原创内容版权),掌握行业的定价话语权才能稳步发展。此外,微影在15-16年连续融资三轮累计50多亿人民币,除腾讯外,还有万达、文化产业的天神娱乐、华人控股等多家机构,有助公司打持久战。

作为阿里系代表,淘票票算是行业后起之秀,15年从淘宝电影业务独立出来,被阿里影业收购,并实现A轮融资17亿人民币,估值高达137亿。与腾讯双流量入口扶持相似,阿里系也是倾囊相授,新浪、淘宝、天猫、支付宝、虾米、去哪儿等阿里系平台,无论在商家资源还是渠道流量上都为其助力。另外,阿里的大数据算法推荐也成为淘票票的差异化利器:综合微博的社交数据、优酷土豆娱乐数据、淘宝的消费数据,还有支付宝的金融数据,能多维度的反映每个消费者的观影偏好,从而实现千人千面的电影个性化推荐,让消费者的订票体验更好。最后,淘票票的亲爹阿里影业也相当给力,虽然2016年财报披露亏损近10亿元,但阿里决心很坚定,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将继续加大投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而与此同时,阿里影业自身也专注上游影视版权的自制与投资,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抢占行业制高点,成为另一股重要力量。

一番你争我夺之后,在线票务市场进入到“三国杀”时代,战场也进一步升级,从猫眼、格瓦拉等创业公司的竞争,升级成了阿里、腾讯、光线系大boss争夺电影生态的入口之争。

三、未来趋势与展望:“三国杀”将如何收尾?

在线票务战况激烈,最终将鹿死谁手?在笔者来看,在线票务将往纵深发展,基本都是大佬间的高手过招,小玩家入局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未来行业将向三大发展趋势方向迁移——全链路渗透、泛娱乐平台化、社交化。

第一,全链路渗透。各巨头旗下的在线票务平台未来将融合电商、大数据、泛娱乐、社交等基因,向内容制作、宣发、终端和渠道等多重维度进行渗透。比如,在线票务平台可以利用用户行为大数据,为宣发环节提前精准定位目标观影群体,以便片方精准地投放营销资源,最大限度扩大在核心观影人群中的影响力。

第二,泛娱乐平台化。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围绕文化娱乐的精神消费需求会逐步增强。电影票房市场的崛起只是大众娱乐消费水平上升的第一步,在此之后,人们会产生对演唱会、音乐会、话剧、体育竞技赛事等演出的票务需求,逐步扩大消费版图。因此,今天卖电影票的在线票务,将来可能会成为什么都卖的泛娱乐一站式消费平台,文化娱乐演出票务、周边、游戏等衍生产品一应俱全。

第三,社交化。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口碑已成为观影体验中最重要且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据统计,豆瓣评分高于7分的电影评价,对影片票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背后其实同样和消费升级有关:人们对电影票的价格敏感性降低了,但对电影的品质的要求提高。所以更多人会依赖口碑推荐来决策看什么,以及更便捷的订票方式。在社交化的趋势下,微信和QQ入口的优势也愈发明显。毕竟每天用户大量的时间在微信体系内,朋友圈和公众号所传递的电影内容,更容易激发用户购票动力。其次,社交场景下的入口多、路径短,用户的购买体验极具想象空间。

结语

战场升级后,在线票务已成巨头生态间的博弈。类似三国时期的三足鼎力之势,未来谁在全产业链布局、泛娱乐化、社交化趋势中抢占先机,谁就更有机会成为一统江湖的魏国。

(本文系TechWeb博客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