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殡葬行业要谈互联网+ 请先把墓地免费了

不出所料,互联网+的概念还是渗透到了殡葬行业!

当我赶赴山西太原做课题研究时,发现了一家名为“仙居园”的墓园,这块规模宏大的墓园背后的运营企业已经开通了互联网咨询预约墓地、微信沟通代祭等等服务,有人把此称之为互联网+殡葬。

事实上仙居园只是所谓殡葬涉足互联网+的其中代表之一,这几年殡葬行业跨界互联网+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和新媒体平台,有人认为殡葬行业是中国最暴利的行业之一。以上市公司福寿园为例,该殡葬企业2016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实现利润4.48亿元,其中墓地服务的毛利率高达81%;福成股份去年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4.84%。

被很多人忽视的殡葬业真的是一个没用被好好开发的“蛋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殡葬服务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死亡人口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我参加过不少葬礼,算上酒宴、仪式、墓地、花圈骨灰盒等等,平均花费都在10万以上,按此计算中国殡葬行业一年的市场规模在1万亿级别(当然实际数据无法详算,农村的殡葬行业很难纳入统计范畴)。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似乎互联网+殡葬还真是一个新的风口,引起了各方关注,甚至有一些投资人也开始关注该领域的创业企业。日前,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的时候,提到我对殡葬行业互联网+的一些观点看法。

殡葬行业触网不是新概念 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

很多人感觉殡葬谈互联网是新概念,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和渠道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殡葬行业通过互联网做一些营销推广宣传以及后期的墓地管理。而在2015年前后,“互联网+”概念被提出并深入每一个行业之后,“殡葬+互联网”开始成为一种潮流。

当然目前整个殡葬行业只是实现了+互联网,并非互联网+。也就是殡葬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化目前仍然比较初级,仅仅是把互联网当成了一个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殡葬行业要谈互联网+ 请先把墓地免费了

互联网+的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在于企业盈利模式的变革。在互联网+行业, 百度、新浪、腾讯等企业提供的基础产品本身是不赚钱的,但是通过一些增值服务和O2O的服务来盈利。如果真的互联网+的话,那首先盈利模式要变,通过墓地后期的管理和服务以及增加一些互联网化的方式来盈利。

所以,殡葬行业要谈互联网+ 请先把墓地、骨灰盒等产品免费,能把这个免费了,而且还能生存得很好的话,说明的确通过其他的一些增值服务盈利了。

+互联网和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区别

前文我们提到,现在的殡葬互联网+只是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停留在+互联网阶段。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互联网指的是企业在原有运营模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和平台,实现销售量的增长,乃至用户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起到的只是工具的作用。而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思维和心态的变革,进而经营模式和用户关系发生变革的新经济模式。

一般来说互联网+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我们举例说明几个。

用户关系的变革:在以往,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付费购买,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和企业的互动仅仅停留在交易本身,企业能掌握的数据只有经营额以及消费者的基本构成来源。而今天,一些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利用,转变思路,把人从消费者变成了消费者+参与者。典型的案例比如乐视公司,乐视电视与其说是乐视生产的,不如说是乐视的工程师和乐视的用户共同生产出来的,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不断的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提供建议和需求,无形中也成为了这台电视的产品经理,而乐视作为一个资本大鳄,只是把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出来而已。 最终电视出来后,这批参与者也成为了消费者,电视在后续的改进升级过程中用户也全方位参与进来。类似的案例还有小米公司、海底捞等等。

企业盈利模式的变革:企业通过出售出品或者服务盈利,是传统企业固有的盈利模式,但互联网+模式下,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是不盈利甚至亏钱的业务,而通过其他增长服务和用户收费。深圳的一家物业公司,正在尝试改变通过收取物业费盈利的壮举,转而通过业主的其他需求(上门O2O服务、快递取送、水电气费用缴纳、装饰装修)进行创新性的收费模式,并且联手了互联网企业,开通了社区互联网服务中心,让用户原本需要通过小区外实现的服务,在小区内一站式解决。

人力资源架构:传统企业大多采用金字塔或者树状的企业管理模式,一般大型企业有多达6—10层的分级,内部沟通和运营效率低下,尤其涉及到跨部门合作更是如此,导致很多企业需要通过外部分包来实现一些原本自己可以搞定的需求。互联网+模式下,一些传统企业开始学会互联网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改革,公司分成CEO—总监---员工三个层级,扁平化的改革之下,再使用各种互联网CRM和OA工具,可谓事半功倍。

跨界融合、开放心态:互联网+之所以有个加号,是指的我们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的思维转变,得当的使用一些互联网工具和平台,把企业变得可以向社会以及其他企业乃至个人来对接。就像我们的微博和微信的API接口一样,企业需要什么服务,随时可以接入进来,而非自己再吭哧吭哧的辛苦从头做起。以北京的街边餐饮企业为例,一些餐饮企业为了让更多的出租车和专车司机就餐,辛苦的做广告地推、和出租车领域有资源的人士合作等多少方式,效果可能会有,但付出和回报来看,不一定划算。而马兰拉面公司和滴滴达成战略合作,滴滴的专车师傅可以在马兰拉面吃到便宜放心的面食,这个过程中马兰拉面的这种做法就是互联网+下非常典型的跨界融合、开放心态,拉面馆还是那个拉面馆,几乎没有任何成本,加上了滴滴这个大的平台。这个过程中,不但自身的品牌和用户量带来一定的增长,给滴滴也带来了落地的实际服务,相关的产业链上的企业也会受益可谓一举多得。

(本文系TechWeb博客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