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媒体 互联网

账上躺着900亿现金 为何百度还要发债15亿美金?

近日,百度宣布将发行15亿美金的高级无担保企业债券,其中2022年到期的9亿美金定息债券,息率为2.875%,2027年到期的6亿美金定息债券,息率为3.625%。

印象中百度一向不差钱,账面上还躺着上百亿美金花不出去,怎么突然又发债了呢?

一、百度发债15亿美金,意欲何为?

发行债券并不意味着百度缺钱,事实上,百度的账户上还趴着大量的现金。

皓哥仔细查阅了百度Q1的财报,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账面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值为906.78亿人民币(约131.74亿美金)。

15亿美金的低成本募资,背后隐藏着海外扩张的野心。

印象中,腾讯也曾于2014年超低息举债25亿美金,一部分用于微信的海外扩张,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国外顶级游戏代理权。阿里也曾在IPO融资250亿美金后,发行过80亿美金的企业债,主要是为了买买买。

当时的阿里先后投资了微博、UC、高德等知名企业,强化自己的生态布局。因此,估计百度此举也暗含着海外扩张的决心,同时使得百度本就优良的企业流动性得到进一步补充,以确保在业务高速成长期仍保持健康的现金流。

尤其在百度All in AI战略后,发力众多垂直领域;其中百度最寄予厚望的阿波罗无人车项目,无论商业价值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是最大的,而此业务的主战场在美国,且是全球化竞争。因此储备充裕的现金流,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中抢占先机。

从百度CEO陆奇亲自挂帅执掌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就可看出无人驾驶之于百度的重要战略意义。

李彦宏也在两会的提案中,强调了加快制定无人驾驶车政策法规的提案,并公开表示:“无人驾驶车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在未来,所有车都会实现自我驾驶。该领域势必会成为一个潜力无穷的金矿。”

无人驾驶这个金矿究竟有多富裕?

据BI Intelligence预测,2020年将有1000万辆无人车上路行驶,无人车的大爆发时代即将来临。

BIIntelligence预计2020年上路的无人车数量将达1000万

而高盛的《无人车商业化报告》预测,无人车的发展将为人类贡献至少3.5万亿美金的经济价值。

高盛预测无人车将为人类贡献至少3.5万亿美金的经济价值

传统汽车制造商将面临巨大挑战。

巴克莱分析师Brian Johnson指出,在未来25年的时间里,因无人车技术的出现,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的汽车销量可能会下降40%,至950万辆。就像当初汽车取代马车一样,无人车也将颠覆传统汽车业。

此外,无人车还会给环保、医疗健康、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无人车将减少人类90%交通意外事故,降低全球2120亿磅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节约465亿美金的环保支出。

另外,时间就是金钱,无人车还会将人们从汽车驾驶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来进行工作或休闲娱乐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将达到9210亿美金。

由无人车产生的空余时间的经济价值

这样一个价值万亿级的超级产业,自然吸引各路诸侯纷纷入局,美国也再次成为主战场。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赛道上各个公司都在你追我赶。比如,谷歌作为最早布局无人车领域的互联网巨头,已将上百辆无人车投放到全美四大城市公测,并且驾驶总里程数已突破了250万英里。

现在谷歌无人车的驾驶技术相当于一个驾龄超过16年的老司机。同时,像通用这样的传统美国汽车公司,也计划从2018年开始,在全美部署上千辆无人车进行道路测试,等等。

显然,无论是企业的参与度还是实力,美国都已成为了无人车产业无可争议的中心。而结合去年9月百度在加州获得的无人车上路测试牌照,以及此次巨额的美金融资,想必百度是在为深入无人车的主战场美国做好准备。

二、玩无人驾驶,10亿美金只是起步线

创业公司想要玩转无人车并不容易。这项对资金要求极高的生意,已经成为巨头们的高端烧钱游戏。

先从自下而上的视角来计算,以谷歌为对标,无人车到底是怎样一门高投入的生意。

我们先不考虑运维和人员开支,计算投放车辆本身的硬件成本。以谷歌的无人车Waymo为例,在占整车成本最高的激光雷达市场价格已经下降90%的情况下,车载硬件成本占比仍然高达1/3,仅单辆车的制造成本就要7-8万美金。而这还不包括研发人员与车辆运营维护的成本。

中金估算L1/2 半自动无人车和L3/4全自动无人车分别对应的单车硬件成本

而无人车要想真正量产,实现上路使用,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让无人测试车对复杂的地形和路况做数据积累。谷歌仅在凤凰城就至少投放了500辆L3/L4全自动无人车。

以单车成本7-8万美金测算,仅一个城市的测试车与传感器的硬件投入成本就高达4000万美金。

同样,我们以2015年12月百度初次测试无人驾驶功能使用的宝马3系为参照,并结合中金测算的车载硬件成本,百度的单车成本应该也在5-7万美金区间。

这意味着,百度想要保持在无人车领域的竞争力,也至少需要投入和谷歌一样的资金在测试上。

此外,无人车研发的真正的大头成本其实来自于对人才的投入。

这也不难理解,科技发展进步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稀缺导致“脑力”成本的上升。现在,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如果具有无人车相关领域(视觉感知,路径规划,规划算法)的项目经验,可以在硅谷轻松找到一份年薪30万美元起的工作。

谷歌攻关无人车技术8年,光是在一位顶尖工程师的薪资上,就花了1.2亿美金。福特汽车甚至花了10亿美金,投资Argo AI这家刚刚成立几个月、只有三个人的公司;因为他们仨是从谷歌无人车团队出来的。

还有最近令人咋舌的英特尔150亿美金收购Mobileye的案例等等,这些都表明,巨头不惜下重金锁定关键技术人才,为我所用。

因此,粗略估算要做无人驾驶,企业每年至少需投入几亿美金。

其次,我们再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分析各巨头在无人车领域的投入。

无人车是汽车领域门槛最高的核心技术,不论是直接经济投入,还是战略投资产业链企业做布局,巨头们都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攻关。

比如,通用花了10亿美金收购Cruise;福特斥10亿美金收购Argo.AI;Uber则用6.8亿美金收购OTTO。大众、丰田、宝马、奔驰砸的钱也将会有几十亿美金。

至于百度,已离职的王劲声称已投入了200亿人民币。联想到此次的海外发债,不排除百度会有海外战略投资,布局关键上下游企业,以及笼络人才等进一步的动作。

所以,要想在这波无人车的大浪潮中赢得胜利,“广积粮”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百度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大额低息融资的根本原因。

三、分析与展望

第一,百度想制胜AI时代,要定义好的应用场景。

目前百度在技术积累上占有先机,但与腾讯掌握社交场景、阿里掌握消费场景不同,以搜索作为入口的百度,更需要思考AI赋能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能为目标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毕竟AI只是底层技术,随着时间推移,它会慢慢成为标配,逐渐褪去神秘感。届时,AI技术不是稀缺的,稀缺的是找到好的应用场景,定义好的商业模式,那才是王道。

第二,百度的AI战略布局更多元化,形成了短中长期的协同互补。

一方面,无人驾驶极具商业前景,但投资周期非常长,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去等待市场与技术的成熟。

无人驾驶是尤其mission critical的领域,对精度的要求极高,不是简单地提升到99%就可以的。在交通法规的要求中,需要达到99.9999999%的精度才能推广运行。否则就是以牺牲人类生命为代价的科技试错。

而AI的发展也处于Gartner曲线的第一波上升朝,之后还会经历曲折波动,甚至是阶段性的衰退,会有很多不明朗的情形出现。

因此,百度All in AI,未来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没有坚定AI大方向的决心,很可能会在科技创新的瓶颈期动摇。百度必须要有10年的耐心,去开发无人驾驶这块璞玉。

另一方面,AI赋能信息流广告、互联网金融等百度现有的业务,可以在短期内发挥价值,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也能让百度的AI布局更有序,对冲长期发展的无人驾驶的风险。

据说,百度在金融产品、内容信息流等智能推荐上运用AI后,效果显著,能基于用户的浏览偏好与习惯,进行更智能的个性化推荐。

不仅提升用户体验,也强化了商业变现能力,真正把AI的商业价值落地,而不只是空中楼阁。这与无人驾驶的长周期投资,形成了机会的互补与对冲。

第三,互联网不进则退的现象愈发明显。近期,圈内热议京东的市值逐渐逼近百度,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恰逢此时,百度宣布发债融资,似乎也是对市值第三之争的有力回应。淡化短期市值的高低、布局未来,在下一波浪潮之巅占有一席之地,才是百度当下的关键。

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起起伏伏,迎来以陆奇为首的新管理层,今天的百度更需要聚焦AI的落地,争取下一波浪潮的船票。就好比F1赛场常见的“赌下一赛季”,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才是迎接未来更好的姿态。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